演進中的晶圓代工業
在過去的一個月里,“張汝京的離職”充斥了各大媒體,各種分析與猜測在業界廣為流傳,中芯國際今后是否還會姓“中”?中國半導體制造業今后道路應如何走?全球代工業格局又將如何改變?本文特邀在業界摸爬滾打30年的產業資深人士蔡南雄先生,以他在美國、中國臺灣及大陸運作Fab的實際經驗與視角,從高、中、低端分析全球半導體制造業的現狀與未來、機會與挑戰,從中找到中國半導體制造業的機會點。
這一年來晶圓代工業界發生了很多事,本文作者分析下面三件,得到很多啟發。這三件事是:
一是油源飽飽的中東國家阿聯酋的阿布扎比先進技術投資公司(ATIC)與CPU第二大AMD合組Global Foundries(GF),再收購晶圓代工第三大新加坡的特許半導體從事晶圓代工業,規模立馬直逼業界第二大聯電,更蓄積了挑戰第一大臺積電的實力。
二是內存產品(Memories)龍頭三星招兵買馬,積極布局先進晶圓代工業務,志在擴大集成電路(IC)市場份額,縮小與IC產業龍頭老大Intel 的差距。
三是業界老大臺積電和老四中芯國際糾纏六、七年的侵權訴訟終于在中芯國際罰款及出讓股權之下和解告終。
仔細分析這三件事,至少可以得到以下的結論:
IDM公司將影響績效和財務壓力較大的晶圓廠剝離(spin off),以其產能需求、生產技術和生產廠作價,結合財力雄厚的投資者成立pure-play foundry,仍然是IDM和投資者雙贏的好模式。首先,石油大國阿聯酋因為考慮末來石油可能枯竭,未雨綢繆,做調整產業結構的準備,花巨資接手AMD生產廠和特許半導體,一次備齊從事晶圓代工完整的市場、產能、技術和人才實力,終能發出四年后要在沙漠中建立較先進的IC生產廠的豪語! 其次,IDM公司AMD從此既卸掉財務負擔沉重的生產技術研發和生產廠建設,又可更好地保障了產能的需求,可以集中資源做產品和市場開發,大大提升市場競爭力。因此,IDM公司轉Fab-light或Fabless,而投資者大手筆一次買齊新事業必要的條件的模式值得借鑒。
中芯國際如果以累計到現在(一億三仟五百萬美元)和未來預計(二億美元)要付給臺積電的罰金及出讓的股份(10%)的一部份,在十年前公司創始時和從事技術移轉的國際大廠和研發機構(如IBM、IMEC) 合作引進技術,應不至于后來官司纏身。
中芯國際和GF創立模式的差異很值得后來者三思!
中芯國際這次和臺積電和解是對股東、員工、乃至整個產業都有利的明智之舉。中芯國際主打較先進技術,這一領域由于上述GF和三星加入,連業界第一的臺積電都倍感壓力,規模只有六分之一的中芯必更吃力!再加上手上還有很多八寸和十二寸廠房的空間及產能等待生產設備和定單來充實,資金和市場的需求極大。和解后,不但罰款大量減少,而且不必再為官司勞心勞力,能更專心經營公司;工藝可以放心使用,客戶不必再擔心可能被侵權牽連;中芯也不必大幅削價爭取定單,壓擠獲利空間;臺積電甚至可能幫忙消化部分富裕產能,協助處理散在各地效益有待提升的工廠,特別是昂貴的十二寸廠。
三星和GF分別以較先進的內存生產技術和較先進的CPU邏輯設計技術為基礎,配合雄厚的財力,在強大的動機推動下加入晶圓代工行列,對原本在行業中──特別是在較先進技術的領域一向一枝獨秀的臺積電產生極大的壓力。臺積電也立刻做出回應:除了Morris重出江湖,并馬上馬不停蹄走訪客戶、召回離休了的技術總監、發放獎金穩住員工等動作以強化內功外,未來也可能善用與中芯國際和解的機會,為鞏固其領先地位添磚加瓦。和解有助于臺積電由市場秩序得以維持獲益,更可能利用中芯的產能和客源服務大陸市場,既可舒緩GF和三星的挑戰,又可擴大在大陸晶圓代工產業的份額!
產業中要從事較先進技術(<90納米)領域,必需在財力、市場、技術、人才各方面具備一定的實力。原來在這領域中有臺積電、聯電、特許半導體、中芯國際和IBM,其中特許半導體和中芯國際長期虧損,財務困難,而有了前述分別與GF和臺積電結合的新發展,如今這一領域的成員演變成:臺積電+中芯、聯電、GF(AMD生產資源+特許半導體)、三星及IBM,個別成員實力大為提升,預期競爭將更激烈,不再是臺積電一枝獨秀了。第三和第四的特許半導體和中芯國際分別找到新伙伴加強實力后,規模不到臺積電三分之一的業界第二的聯電,就變成綜合實力相對較弱的了!
集成電路產業中,前段生產技術種類繁多復雜,資金需求較大,自22年前臺積電倡導純晶圓代工以來不斷演進。較近包括上述三事在內的一些大小事件是過程的一部分,未來必有更多有趣的演進值得期待!
個人經歷
臺灣出生的蔡南雄畢業于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專業,并在臺灣國立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獲得碩士學位,后赴美國斯坦福大學深造,獲得材料博士學位。畢業后進入美國Intel公司任集成電路制程高級工程師,隨后陸續擔任美國Fairchild公司制程開發經理、臺灣茂矽電子副總經理、香港華智總經理、臺灣茂德電子總經理、臺灣合晶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無錫華晶上華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上海宏力半導體總經理以及(寧波)中緯積體電路有限公司總經理等職。與人合作共同創辦了臺灣茂矽電子、臺灣合晶電子、無錫華晶上華以及(寧波)中緯等企業。
相關閱讀:
- ...· Efinix® 全力驅動AI邊緣計算,成功推出Trion™ T20 FPGA樣品, 同時將產品擴展到二十萬邏輯單元的T200 FPGA
- ...· 英飛凌亮相進博會,引領智慧新生活
- ...· 三電產品開發及測試研討會北汽新能源專場成功舉行
- ...· Manz亞智科技跨入半導體領域 為面板級扇出型封裝提供化學濕制程、涂布及激光應用等生產設備解決方案
- ...· 中電瑞華BITRODE動力電池測試系統順利交付北汽新能源
- ...· 中電瑞華FTF系列電池測試系統中標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中電瑞華大功率高壓能源反饋式負載系統成功交付中電熊貓
- ...· 中電瑞華國際在電動汽車及關鍵部件測評研討會上演繹先進測評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