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與英特爾2年采購密約曝光 掀千億存儲帝國的野心全貌
一觸即發的中美貿易大戰,在今天似乎出現了一線轉機,包括CNBC、《華爾街日報》等美國媒體都報道,特朗普政府放出消息希望中國增加采購美國產的汽車與半導體產品,借此減少中美之間的貿易逆差金額。雖然此一消息并未獲得任何一方的證實回應,但美股周一收盤全面大漲,其中道瓊指數大漲669點,漲幅2.84%,而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漲幅則是更勝一籌,終場上漲227點,漲幅達到3.26%。市場多認為,美股大漲是受到媒體報道中國考慮從美國購買更多半導體的消息所影響。
上周特朗普突然其來的點燃中美貿易戰引線的動作,固然引發市場震撼,但必須注意的是,中美雙方的談判其實早已進行很長一段時間,兩者之間的相互試探底線、角力拉扯,是談判必然的歷程,不論是中國或美國都不會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展開談判。
以中美之間的貿易清單來看,半導體顯然在其中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不只是因為中國高度依賴自美進口半導體芯片產品與相關設備,更因為,美國多家半導體大廠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度已經大到無法脫身。
根據美國CBS報道包括高通(Qualcomm)、美光(Micron)對中國市場依賴度都超過50%、 德州儀器(TI)則也超過40%,至于包括賽靈思(Xilinx)、英特爾(Intel)等大廠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程度也超過20%水平。
而或許正是因為如此,與其提出其他的貿易談判條件,此時傳出中國考慮增加對美采購半導體消息,之所以會如此受到矚目、并立即帶動股市大漲,就是因為,半導體采購這個選項,正是美國較想要的談判結果。
但身為全球較大半導體芯片市場、同時也是全球芯片采購金額較大國,中國每年進口芯片金額超過2,000億美元,為了不再受制于人,從政府到企業打造自有半導體霸業的企圖心不但強烈、而且迅猛。
而高度依賴進口的存儲芯片產業,長期受制于人的狀態,無疑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心頭上較難受的那根刺,欲除之而后快,也因此,過去幾年中國存儲芯片產業的投資力道之猛,也是外界有目共睹。
圖丨打造“中國芯”
在此其中,紫光集團打造千億存儲帝國的萬丈雄心,從武漢、南京相繼建立新12寸廠的動作格外引人矚目,正當所有人期待紫光長江存儲宣布成功研發國內第一顆32層3D NAND芯片、等待量產的消息時,紫光存儲迅雷不及掩耳的宣布一系列自主品牌的閃存產品問世,著實讓所有人都驚呆了。
而這背后,隱藏的是紫光與英特爾一紙2年密約的內幕。
紫光左手研發3D NAND技術,右手采購芯片提前布局品牌渠道
根據供應鏈透露,2017年紫光旗下的長江存儲在埋首3D NAND技術開發同時,也同步和英特爾談成了一紙采購密約,計劃在2018、2019年兩年期間,紫光將向英特爾采購 3D NAND芯片,以英特爾大連12寸廠生產的產品為優先。
這紙合約背后象征的意義是,紫光從芯到云的千億存儲帝國布局,已經提前啟動,而不會等幾年后長江存儲的單月十萬片產能都開出后才慢慢規劃。紫光不只是投入3D NAND核心技術開發,更在終端市場上,提供UFS、eMMC、SSD等產品,打造中國較大的閃存產品供應商。
業界曾開玩笑指出,紫光自己也研發3D NAND技術,卻跟英特爾采購,不會是要把英特爾的3D NAND芯片當成是自己的研發成果吧?
以上當然是玩笑話,因為多數人對于商業布局的思考速度,可能還跟不上靈活的紫光。事實上,紫光向英特爾采購3D NAND不但可提前布局渠道,更可增加集團營收,何樂而不為呢!
這紙合約落地后,紫光也啟動一系列配套,以較常用的合資手法,與臺灣SSD供應商光寶集團成立合資企業,進行SSD產品的生產制造。光寶在2017年9月以4,500萬美元成立蘇州光建存儲,同年12月蘇州紫光存儲辦理增資引進紫光,目前該公司的持股中,蘇州紫光持股55%,光寶持股45%。
迅雷不及掩耳地,紫光存儲在2018年3月初,就宣布一系列五大閃存產品線問世,包括eMMC系列、UFS系列、企業級SATA SSD、企業級PCIe SSD,以及消費型P5120 PCIe SSD。
紫光打造一系列閃存產品 要當中國閃存較大制造商
紫光一路以來自制NAND Flash芯片、生產eMMC/UFS/企業級SSD等終端產品,就連當中關鍵的NAND Flash控制器,紫光也有屬于自己的一套戰略守則,采取自制IC和對外采購兩套劇本同步進行。
紫光的閃存產品中,外購的NAND Flash控制器來自兩大供應商,分別為慧榮(SMI)和群聯,這兩家也是全球除了三星、SK海力士等NAND Flash芯片大廠之外,較主要的兩家獨立型NAND Flash控制器供應商。
紫光自制的NAND Flash控制器技術,是來自于并購SSD控制器公司得瑞領新(Dera),這是一家成立于2015年的新兵,技術團隊來自于華為、SST等,成立不到幾年,該公司已經火速被紫光收購,成為自制SSD控制器的內部團隊。
紫光三月初亮相的五大閃存產品中,第一款嵌入式eMMC系列是鎖定中高端的手機和平板計算機領域,集成了新一代3D NAND TLC技術,同時兼具效能、可靠度和成本,涵蓋32GB、64GB、128GB等應用領域。
第二款UFS系列是國產品牌中第一個UFS系列的閃存產品,鎖定高端旗艦型智能手機和高端平板計算機,提供SSD等級的效能、可靠度,而同時也兼顧便攜式產品較在意的低功耗需求,可支持64GB、128GB、256GB等大容量應用。
再者,在SSD產品在線,紫光的策略很顯然是著重于數據中心、服務器市場的企業級SSD領域。
推出的兩款企業級SSD分別為S6110 SATA SSD和P8130 PCIe SSD,前者是面向基礎設施和低成本數據中心升級的需求,后者是鎖定高端數據中心和云計算中心領域,全面支持NVMe1.2,較特別的是,該產品是采用紫光自己研發的NAND Flash控制器。
再者是消費型P5120 PCIe SSD,應用在筆記本電計算機,采用M.2封裝形式,輔以高糾錯能力算法(LDPC)技術,讓其中的3D NAND TLC的使用壽命更長,訴求是高性價比。
業界分析,紫光的策略要打造從芯片技術,到所有終端產品都一條龍掌握的存儲帝國,這次向英特爾采購3D NAND芯片、布局終端市場,一來是與英特爾戰略布局伙伴的思維做考量,二來是紫光亟欲趕快打開渠道市場的任督二脈。
建立品牌、經營渠道是需求時間的積累,紫光不可能等到幾年后長江存儲的芯片可以大量生產時,才開始耕耘渠道市場。芯片的研發需要時間,但渠道布局可以提前啟動,上、下游策略可以獨立思考,等到時機成熟再把耕耘的成果做連貫,落實上、中、下游自研、自制、自銷的一條龍策略。
英特爾、美光分道揚鑣,紫光見縫插針搶到位子
紫光依靠向采購英特爾的3D NAND芯片來提前進入品牌渠道市場,可以先累積品牌的知名度,打開渠道端的任督二脈。再者,紫光與英特爾在3D NAND領域的另類合作,是先培養感情,等待未來技術合作,無論是授權或生產制造等契機,這樣推測也十分合理。
英特爾在3D NAND技術的開發上一直是與美光聯手,但年初雙方宣布散伙,因此未來在3D NAND策略上,英特爾和美光勢必各自尋找合作伙伴。
紫光與英特爾關系深厚,且英特爾2015年起將大連12寸晶圓廠從生產處理器芯片改裝成3D NAND生產線,搭上中國消費性電子需求蓬勃發展的熱潮,業界自然將紫光配對成英特爾在3D NAND領域的新合作伙伴。
然短期內,基于政治因素考量,美國總統特朗普要同意英特爾將核心的3D NAND技術轉移給中國企業生產,是有些難度的,特朗普多次阻止中國并購歐美企業,立場已經很明顯,何況3D NAND是核心技術。
業界分析,短期內雙方要談到技術授權層次,阻礙會較高,但其他戰略上的合作仍是可以進行,例如這次英特爾和紫光的采購合約,就是一例,紫光憑借此合約先練習渠道市場,英特爾也借著紫光的勢力打開中國市場,可為合則兩利。
不只是與英特爾合作密切,紫光與西部數據WD雖然談并購不成,但雙方也合資了一家公司叫做紫光西部數據有限公司,而這家合資公司的主要業務是推動大數據存儲的生態系統。
可以窺見紫光的行事風格是廣闊交友,買賣不成仁義在,雖然與多家國際大廠談技術授權、并購等都未能成交,但彼此仍是以各種方式維持合作關系,作為未來合作更上一層樓的火苗。
國際并購頻碰壁,轉向再攻另辟新路
紫光在進軍存儲產業的初期,其實是想要走海外收購之路。2015年曾提出以230億美元收購美光,一次解決DRAM及NAND Flash技術和專利問題,然美光婉拒,業界認為即使同意,美國政府也不會放行美國僅存的DRAM公司被中國企業收購。之后,紫光試圖并購西部數據(WD)也未成功,即使是日本存儲大廠東芝NAND Flash部門的出售案,也先排除中國企業,對于中國自建存儲產業來掌握核心技術的計劃是十分忌憚。
海外并購之路在歐美日力阻之下是暫時喊停,但不可否認,這是一條較快也是較安全的捷徑。所謂安全是指,在正規并購后,可以合法使用DRAM和NAND Flash專利,免于觸及潛在的侵權問題。
既然并購不成,與國際大廠保持合作關系,不啻是一條靈活的策略,而紫光在布局芯片領域上的好伙伴,當屬英特爾了。紫光和英特爾一直以來就合作密切,在紫光集團先后收購了展訊、RDA瑞迪科兩家公司成立紫光展銳公司后,英特爾也在2014年投入15億美元入股紫光展銳。
紫光搶先執行增加對美芯片采購 趙偉國堪稱神機妙算
而日前中美貿易大戰一觸即發的態勢,無疑是在全球半導體產業拋出一枚深水炸彈。
如多家媒體所報道的內容,傳聞中國大陸為了降低對美貿易順差,向美提議擴大采購美國半導體 ,同時減購韓國、臺灣制造的芯片,該策略隱含許多政治角力計算,但對照紫光集團在幫中國打造關鍵存儲器基地的同時,也先一步與英特爾結盟,更大手筆采購3D NAND芯片,紫光董事長趙偉國的“神機妙算”確實讓外界印象深刻。
紫光在存儲領域上的發展策略,是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較典型案例,采自主研發與技術授權/并購兩只腿走路,條條路都嘗試,觀念開放、策略靈活、布局縝密,未來自可請君入甕。
紫光集團旗下的長江存儲投入10多億美元,研發3D NAND芯片技術將近兩年,按照進度,在2017年底成功研發32層3D NAND芯片技術,下一步是再投入20億美元量產64層3D NAND技術,縮短與國際大廠三星、東芝、SK海力士之間的差距。
盡管紫光的存儲芯片研發已經是中國三大存儲陣營中,進度較快的一支,然以這個節奏仍是不夠,要技術研發、芯片試產、量產開出都條件逐一到位,確實是穩扎穩打,但如果可以縮短成功之路,當然是再美妙不過。而選擇延續過去與英特爾的緣份,進而在存儲領域與英特爾結盟,這對于紫光而言,無疑是一著極為漂亮的出手。
趙偉國一開始搞集成電路產業或許圖得是周邊利益,但越搞越大后,到現在已然是被迫要扛下中國存儲產業成敗的重責大任,對紫光集團或趙偉國而言,現在必須有沒有回頭路的決心,一定會努力作、用力干,干出成績來,畢竟紫光、趙偉國這些關鍵字已經和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畫上某種等號了!
綜觀紫光投入存儲領域已有三年多,大手筆的投資、戰線更拉很長,當仁不讓要做中國存儲領頭羊。幾年前紫光董事長趙偉國的非典型高調作風在業界留下不同評價,雖然現在檢視成績單還太早,但紫光在存儲領域布局的綿密、細膩程度,背后強大的企圖心已然不容忽視。
相關閱讀:
- ...· Efinix® 全力驅動AI邊緣計算,成功推出Trion™ T20 FPGA樣品, 同時將產品擴展到二十萬邏輯單元的T200 FPGA
- ...· 英飛凌亮相進博會,引領智慧新生活
- ...· 三電產品開發及測試研討會北汽新能源專場成功舉行
- ...· Manz亞智科技跨入半導體領域 為面板級扇出型封裝提供化學濕制程、涂布及激光應用等生產設備解決方案
- ...· 中電瑞華BITRODE動力電池測試系統順利交付北汽新能源
- ...· 中電瑞華FTF系列電池測試系統中標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中電瑞華大功率高壓能源反饋式負載系統成功交付中電熊貓
- ...· 中電瑞華國際在電動汽車及關鍵部件測評研討會上演繹先進測評技術
產品快訊更多
企業新聞更多